曹操出身宦官家族,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历侍四代天子,汉桓帝时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是曹腾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三国志》记载曹操远祖是汉代初期的相国曹参,但裴松之注曰:“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曹操身世众说纷纭。
曹操少时机警过人,通权谋机变,行为放荡不羁,不规规矩矩谋生做事,不为世人看重。只有桥玄、何颙、李瓒和王俊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将来一定会安定天下。当时曹操还默默无闻,桥玄建议曹操去结交当时的名士许劭,以提高名望。于是曹操就去拜访许劭,向他询问说:“我是怎样的人?”许劭鄙视曹操的为人,不肯回答,曹操找到机会威胁许劭,许劭不得已,给曹操做出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另说:“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听罢大笑,并逐渐知名。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北征,路过桥玄之墓,下令祭祀桥玄,并且写了悼文。
月岡芳年 月百姿 中的曹操曹操早年就表现出爱好武艺与才能,曾经潜入中常侍张让家,被张让发觉后,手舞著戟越墙逃出,全身而退。又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
174年,通过察举孝廉成为郎官。稍后曹操被任命为雒阳北部尉。上任数月,宦官蹇硕的叔叔违禁夜行,被曹操依律棒杀。这使曹操得罪了宦官集团,可曹操是依法而行,这些人又无法中伤诋毁曹操,只好转而称赞他做得好,举荐他去担任地方官。177年(22岁),曹操被任命为顿丘令,第二年,即178年(23岁),曹操因堂妹夫滁强侯宋奇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其后,在雒阳无事可做,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反为阉党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没有被汉灵帝采纳。尔后,曹操又多次上书进谏,虽偶有成效,但东汉朝政日益腐败,曹操知道无法匡正。
184年,黄巾之乱,朝廷任命曹操为骑都尉,前往颍川镇压。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任职后罢免了贪污官员约8成,并严令禁止当时风行的宗教迷信。据说因为曹操当政素称严明,济南郡一带作乱之徒听说曹操要来了,都纷纷潜逃到别的郡县。曹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但是曹操没有就任,称病回乡。当时天下纷乱,先是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后来王芬事败自杀。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今兰州)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
这时,曹操被起用为典军校尉。不巧的是,189年,在位十多年的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逝世、宦官失侍之机诛灭阉党,但没有取得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刺史的董卓进京,胁迫太后同意。然而此举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同年九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京城也陷入混乱。为了稳定局面,董卓想拉拢曹操,上表奏请曹操为骁骑校尉。但曹操没有接受董卓所封的官职,怕惹祸上身,反而更名改姓,潜逃出雒阳。
演员陈建斌饰演的曹操回到家乡陈留之后,曹操散尽家财征募乡勇,豪强卫兹也倾家财助之,率先揭竿举义,讨伐董卓,在正史《三国志》中记载为中平六年冬十二月(189年)。次年,190年(35岁),正月,董卓讨伐战,后将军袁术、长沙太守孙坚、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河内太守王匡、兖州刺史刘岱、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地方势力,举兵反董。群雄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则行使奋武将军之职。
此次战役,虽然名义上是联合讨伐,实际各群雄互相估量对手、保存自身实力,为此结下不少仇怨。
192年5月22日,王允、吕布等人以皇帝诏书的名义,在未央殿掖门外诛杀董卓,结束董卓的专权。但是董卓属下李傕、郭汜等人以为其报仇为名,很快率兵攻破长安,击败吕布,杀害王允,暴政比董卓专权时更甚。最后献帝被迫逃出长安,流离失所,最终投靠曹操,汉室名存实亡。
192年,青州的百万黄巾大军入侵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不听济北相鲍信劝阻,与黄巾军交战,结果被杀。鲍信等暗中使人到东郡迎接曹操,推举他担任兖州牧。后来与黄巾军战于寿张以东,历经苦战,鲍信战死,终于大破敌军。曹操一路追击至济北,最后逼降黄巾军,收编降卒三十余万并男女百余万口,又从中选出精锐,号称“青州兵”。到了这时,曹操作为一方势力才渐成气候。
后来袁绍与荆州的刘表联手,袁术则与幽州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相结以抗。这时曹操是袁绍的同盟,刘备、孙策也分别屈身于公孙瓒与袁术之下,是受其差遣调度的客将。正当曹操协助袁绍,大破袁术于各地之际,陶谦却趁机攻打兖州东部泰山郡,使曹操父亲曹嵩被杀。对于曹嵩之死,存在争议。针对这个事件,曹操于193年至194年间,二度讨伐陶谦,并在徐州当地展开大屠杀。《后汉书》对此事则描录“男女数十万人惨遭杀害,即便鸡犬也不能幸免,泗水也因此堵塞不通。” 194年,张邈等人叛曹操,迎吕布为兖州牧。曹操在兖州与吕布、张邈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兖州之地也反复易主。曹操命荀彧、程昱坚守鄄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终于击破吕布,平定兖州。朝廷也于此时正式承认曹操的兖州牧地位。
195年,汉献帝迁出长安,进驻安邑。
196年,曹操听从谋士荀彧建议,迎接皇帝。虽然皇帝(或其掌权之臣)对曹操仍有疑虑,但曹操势力击破黄巾军,表现出关心社稷、对汉室忠诚。196年10月7日,由于雒阳经董卓破坏得残破不堪,汉室迁都至许昌,曹操任司空。
游戏《三国志》中的曹操像197年,征讨张绣,张绣举众投降,之后因曹操纳张济之妻,张绣对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曹操得知后于是密谋要杀害张绣,由于计划泄漏,于是张绣袭击曹操,曹操在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与校尉典韦殿后下逃亡,但曹昂、曹安民与典韦也阵亡。此后,曹操又两度攻击张绣,都没有彻底击破。后来张绣接受谋士贾诩的建议,向曹操投降,曹操才取得对荆州北部的控制,并消除了许都南面的威胁。198年,曹操用荀攸、郭嘉的计策,开决泗、沂二河之水灌入下邳,最后生擒吕布、陈宫,把徐州纳入势力范围。199年,曹操派史涣、曹仁、于禁和徐晃击破张杨旧部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
200年,攻下刘备统领的徐州。二月开始,曹操和袁绍展开一系列的会战。十月,战事处入僵局之时,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向曹操献策,偷袭袁绍的粮草囤积地乌巢。曹操采纳,扭转了战局。
204年,曹操攻下河北袁氏的根据地邺城,从本年起,曹操把自己的据点北迁到了冀州邺城,政令军队此后皆从此出,并在许县留有个别官吏监视汉献帝。最后,曹操在207年,彻底消灭了袁氏集团,占据中国北部。
曹操出身寒族,且与阉宦有关,不以儒学为务,与当时服膺儒学的豪族、士大夫不同。曹操曾下“求才三令”,强调重才不重德,并以法家之术为治,要摧破豪族的儒学。曹操为一代枭雄,不仅得到众多寒族人才支持,也得到部分豪族士大夫支持,如荀彧、荀攸。荀彧更为曹操引进不少士大夫阶层的人才。
208年六月,被任命为丞相(原任司空)。七月,曹操亲统大军10余万南征荆州,企图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八月,荆州牧刘表病亡,次子刘琮请降。九月,刘备在长坂坡被曹军重创,与孙权联合。十二月,曹操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损失惨重。中国历史上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211年三月,曹操为用兵关中,借口要讨伐汉中张鲁,遣曹仁、夏侯渊等统率大军与锺繇会师于关中,此举引起起关中诸侯的惊疑,马超等十部起兵联合反曹,曹操依贾诩离间之计,引起马超、韩遂等相互猜疑,一举击溃关中联军,马超等各自走还凉州。随后,马超在陇西卷土重来,先后攻下陇西各地,但最后复夺凉州未成,兵败逃奔汉中去了。
212年,董昭等人推举曹操为“魏公”,荀彧以忠于汉室立场提出反对。曹操答应荀彧永不作魏公,但因此对荀彧不悦。213年(58岁),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其领地广及魏郡、河东郡、河内郡等十个郡国,甚至远远超过西汉初年的刘姓宗室藩王,更加违背了“七国之乱”和推恩令后诸侯封地不得超过一郡的汉制。
215年,曹操进攻汉中,张鲁投降。曹操收降张鲁后,取得汉中属地,但刘备得悉曹操攻降汉中,早晚要攻打蜀地,便和孙权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回师益州。此时曹操没有接受刘晔的建议,未能趁刘备未站住脚跟之时攻蜀,便班师回朝。
216年,曹操再自封“魏王”,自加九锡,违返汉太祖所订“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僭天子礼,设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并作泮宫。十月,再授赐十王冠、二彩带,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他名义上虽仍为汉臣,实际上掌握等同于皇帝的权力和威势,权倾朝野,汉献帝形同手上傀儡随意摆布。并任夏侯渊为征西将军、曹仁为征南将军,欲取荆蜀。
217年起,刘备率军大举进攻汉中,汉中之战爆发。孙权也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由于形势紧张,曹操便在九月亲自到长安坐镇,一面令合肥守将张辽、乐进、李典阻挡东吴进攻。时汉中的夏侯渊与刘备相峙一年,曹军守将夏侯渊、张郃、徐晃曾多次击退刘备军猛烈攻势。219年正月,刘备亲自领军和黄忠分进合击,于定军山斩杀征西将军夏侯渊。至此汉中为刘备取得,同年三月曹操亲自挥军欲夺回,一度召集抽调镇守北方的曹彰二十万大军增援,但都为刘备所败,曹军无功而返,刘备便派刘封、黄忠、赵云等将昼夜不停攻击曹军。至五月曹操便撤退至长安,刘备攻下房陵,派刘封顺沔水攻占上庸。相传曹操再度败于刘备,此段心境为“鸡肋”的典故。
219年七月,刘备在汉中进位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关羽起荆襄之兵大举北伐襄樊,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满宠的残军于樊城,史称樊城之战。曹操派左将军于禁和庞德援救,适逢汉水暴涨,淹没于禁七军,汉军乘势以水军攻打,于禁向关羽投降,庞德被俘虏后不降遭斩,关羽并另遣军队包围襄阳,一时之间威震华夏。当时曹操治下许多州郡的叛军早已受关羽遥控。
同年十月,曹操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坐大。孙权果然自请袭击关羽后方。曹操并召集驻守合肥与孙权对峙的张辽军队、在汉中监视巴蜀的徐晃军队等,并亲自由雒阳领军往樊城救援。
曹操又命人把孙权偷袭荆州的消息用箭射到关羽和樊城守将曹仁处,曹军士气大振,而关羽进退失据。最先抵达樊城的徐晃军,乘着大水稍退,对围城的关羽军展开攻击。曹仁终于突围而出,与徐晃军一同击退关羽。不久之后,往南退军的关羽被占领江陵的孙权杀害,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到许昌,曹操以诸侯之礼安葬。襄樊战役结束。
219年冬,孙权上书称臣,“陈说天命”,劝曹操称帝。曹操把孙权来书给群臣观看,陈群、夏侯惇和司马懿等人都劝曹操登基。曹操却不想废汉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周文王自己并未除灭殷商,到了其子周武王才克殷。暗示希望由自己的儿子曹丕来篡夺汉朝建立新政权。
曹操在220年正月廿三日庚子(3月15日)病逝于雒阳,享年66岁。
谥曰武王。曹操临死前留下《遗令》。 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廿一日丁卯(4月11日)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
曹操死后,世子曹丕嗣魏王,同年迫使汉献帝退位禅让,篡位自立曹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曹操诗歌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有所创新,如“薤露行”、“蒿里行”,古辞都是杂言,各曲仅为四句,曹操则改用五言来写,各十六句。五言诗以外,又长于四言诗。
《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
此外,曹操还有不少其他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畅率真。
曹操用旧调旧题,描写新内容。汉乐府诗多着重塑造客观人物形象,曹操的乐府诗却突破诗人自我形象;汉乐府诗以叙事为主,曹操的乐府诗却以抒情为主。他没有形式上模拟乐府,而是学习民歌反映现实创作精神,用旧曲作词,既具有民歌的特色,而又富有自己的创造性。
曹操善于以诗歌抒写政治理想和抱负,雄心壮志,诗中充满奋发进取的精神。部分诗中则杂有思忧难忘、人生朝露的消极情绪,还有宿命思想,又写了一些游仙诗。
曹操诗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枭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脱胎自汉乐府民歌。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而是体现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夏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诗语言多古朴质直,少华美词藻;情调悲壮,激昂慷慨;音调昂扬,气魄雄伟;形象鲜明,善用比兴。
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胸襟,不加润饰。
曹操为人机智,聪明,但也狡猾、多疑,可是也有很多人看好曹操的才华,如陈寿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及许劭的“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已明显阐述曹操的才能非比常人。但也有许多人瞧不起曹操的品德,孙盛曰:魏武于是失政刑矣。易称“明折庶狱”,传有“举直措枉”,庶狱明则国无怨民,枉直当则民无不服,未有征青蝇之浮声,信浸润之谮诉,可以允釐四海,惟清缉熙者也。昔者汉高狱萧何,出复相之,玠之一责,永见摈放,二主度量,岂不殊哉 !曹操会武艺,甚至有一次偷进张让家时被发现,曹操手挥舞戟才得以逃跑,曹操也有抱负着野心的态度来面对乱世,如其迎接刘协代表其掌控了汉朝大势,使到汉献帝刘协也没有权利。曹操也是残忍之者,时常屠城,所以曹操杀人亦不手软,坑杀士卒、弑害皇后皇子等宗室,曹操更过度劳役人民,以致时常爆发起义。
石勒批评曹操“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曹操妻子众多,一次收降张绣时,因为贪色,收了张绣伯母入侧室,引来张绣不快,曹操得知后于是想杀害张绣,但是由于计划泄漏,引起张绣兵变,其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以及典韦白白地牺牲。虽说好色,但曹操纳妾实际上是有所标准,综观曹操所收的人妻,不是寡妇,就是别人休离的前妻,所以曹操才不齿吕布的所为。
在《三国志·魏书·崔琰传》记载其性忌,凡是有得罪之处都一律杀死,例如:崔琰、许攸、娄圭、孔融、杨修、华佗、边让、桓邵、刘勋等人,即使没犯错只要威胁到曹操,曹操亦杀之,神童周不疑便是最好的例子。从政治,军事,经济来看都是略胜一筹的。然而也是个卓越的军事家,在战略,战术方面都能应付裕如,常用计略来应付一系列的群雄战争来取胜,然而曹操也是喜欢兵法,甚至还为孙武(孙子)所著作的《孙子兵法》做过注释。张绣兵变复投曹营后不出几年便病故,不然一般认为张绣若活得够久早晚遭曹操清算。
曹操的性格是有两面性的,从《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可以看出曹操有政治智慧,也有性情。这样一份有重要政治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却用了非常朴实的语言风格,以及他的遗嘱中很少提及他的政治生涯,很大篇幅都是安排琐碎的家务事,虽说苏东坡曾对此评价“平生奸伪,死见真性”,但“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可见他的性情,另一方面,他也是奸猾的、容易猜忌的,他以《让县自明本志令》表明忠心,但实际行动却浑然不同,在不同的实例中可以看出曹操的不同性格,但复杂的性格融与他一身正说明了他的大气。
设计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专门盗墓掘坟以赚取军费,可见曹操行事风格非常干脆实际。
曹操的父亲曹嵩被宦官曹腾收养,其本来身份一直存在争议。《三国志》作者陈寿记载“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中引用的《曹瞒传》和郭颁《世语》则记载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叔父。
对于曹嵩出自夏侯氏的记载,何焯提出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娶了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夏侯渊的儿子夏侯衡也娶了曹家的女子,所以这种说法是敌对方东吴的传闻,不可采信。而潘眉、林国赞、姚范和赵一清则认为陈寿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曹真、夏侯尚放在同一个列传中,正隐寓夏侯氏是曹魏的宗室,曹操是夏侯氏的子孙,赵一清还指出曹操把女儿嫁给夏侯楙大概是想掩盖自己的出身,非常地奸诈,何焯据此辩证曹操不是夏侯氏的子孙完全是颠倒事实。恽敬则认为曹操虽然阴险狡猾,也不应该做出近亲通婚之事。曹氏与夏侯氏世代通婚,而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曹洪、曹休、曹真等是曹魏开国元勋,他们死后,曹爽被杀与夏侯玄陆续被杀,大权归于司马氏,所以陈寿将夏侯氏与曹氏合传,让后人看到曹魏兴衰的缘由,这是陈寿写史书定下的史学法规。洪亮吉猜测陈寿大概是因为当时世传曹操是夏侯氏的子孙,所以在评论中特别注明夏侯氏和曹氏世代通婚,以表明此说的错误,洪亮吉还认为将《曹瞒传》和《世语》当做信史的人都是不善于读史书的。刘咸炘认为即便曹嵩是夏侯氏的子孙,他的后裔也未必不能与夏侯氏通婚,因为两家已经是不同族了,陈矫就是如此。如果曹嵩为夏侯氏的子孙不是丑事,没必要避讳,曹嵩是宦官养子人所共知,曹氏家族也没对此事避讳,不避讳养子而避讳出自夏侯氏是不近人情的,所以此说不足信。刘咸炘认为恽敬所给出的曹氏、夏侯氏合传的解释合理,陈寿评论中曹氏合夏侯氏世代通婚就是他这样立传的理由,洪亮吉所说陈寿意在辨明流言的是非反而曲解了陈寿的意思。李景星认为“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是陈寿揭露曹操家世的丑闻。
吴金华总结各家观点,指出陈寿“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是一种曲笔,他还提出曹嵩为夏侯氏的三个证据:
《三国志注·吴主传》中引《魏略》记载了孙权写给浩周的书信,当中有“今子当入侍,而未有妃耦,昔君念之,以为可上连缀宗室若夏侯氏”,此时孙权向曹魏称臣,魏臣浩周以为孙权之子可以如同夏侯氏一样和曹魏宗室连结在一起,这已证明曹嵩出自夏侯氏并非敌对方的传闻。
《三国志·文帝纪》记载夏侯惇去世的时候,裴松之引用《魏书》“王素服幸邺东城门发哀”,又引孙盛的评价“在礼,天子哭同姓于宗庙门之外。哭于城门,失其所也。”孙盛是东晋时人,以“良史”著称,他的这项评价以曹丕和夏侯惇为同姓,证明曹嵩出自夏侯氏这一点在孙盛时代仍为人所共知。
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九年安徽亳县城南出土了曹氏墓砖,刻辞有“夏侯右”。
对于夏侯氏和曹氏世代通婚之事,周寿昌指出陈矫原为刘氏子孙,后成为舅舅家养子改姓陈,又娶了刘颂的女儿,刘颂与陈矫是近亲,曹操因爱惜陈矫的才华,为他周全,特别下令禁止诽谤此事。周寿昌认为曹操禁止人们议论同姓通婚,也是为自己的私事提供方便。吴金华也提出曹魏时期同姓通婚毫不奇怪,甚至有同母兄妹结为夫妇的情况,如《三国志注·曹爽传》引《魏末传》记载曹操义子何晏就娶了同母妹妹金乡公主。吴金华指出只要知道这一点,就会对曹嵩出自夏侯氏没有任何疑问。此后朱子彦和韩昇仍旧以《曹瞒传》和《世语》不可信,夏侯楙、夏侯衡、夏侯尚娶曹氏女来论证曹操不是夏侯氏的后裔。
科研人员对出土的曹操骨骼进行DNA复原,让所有专家大吃一惊的是:一代枭雄曹操身高只有1.55米左右。
通过对现代曹姓人群进行DNA分析,与史籍、方志、家谱等历史资料多重印证,从而找出了6支曹氏族群是最有可能的曹操后代。曹操Y染色体类型为O2-m268。汉代丞相曹参的家族基因O3-002611+,与曹操的基因没有牵连,从而证明曹操是曹参后人的说法可能是伪造。对有涉操姓是曹操后代避祸改姓而来以及曹操是从夏侯氏抱养的说法,经过基因验证都不可信。辽宁东港大孤山、铁岭腰堡两支曹姓的Y染色体根据测得结果推测属曹操后裔。
曹操真正身世请参阅曹鼎 (东汉)资料,曹鼎为曹操养祖父曹腾的弟弟。
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陈宫:“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曹操),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
袁绍:“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
刘表:“今天下大乱,未知所定,曹公拥天子都许,君为我观其衅。”
吕布:“明公(曹操)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三国志·魏书·吕布臧洪传第七》)
于禁:“且公聪明,谮诉何缘!”(《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荀彧:“将军(曹操)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
郭嘉:“真吾主也。”“公奉顺以率天下;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为才所宜,不问远近,;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检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
董昭:“将军(曹操)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伯之功也。”
田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
刘备:“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惟独曹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
孙权:“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陡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周瑜:“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鲁肃:“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彼曹公者,实严敌也”(裴松之注引《魏书》及《九州春秋》)“曹公威力实重”(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韩嵩:“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夫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诸葛亮:“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
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目示)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搅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人之矣。”(《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陈琳为袁绍所作檄文:“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裴松之:“魏太祖虽机变无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数千之兵,而得逾时相抗者哉?”
陆机:“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辨亡论》)
张辅:“武帝为张绣所困,挺身逃遁,以丧二子也;然其忌克,安忍无亲:董公仁贾文和,恒以佯愚自免;荀文若杨德祖之徒;多见贼害;行兵三十余年,无不亲征;功臣谋士,曾无列土之封;仁爱不加亲戚;惠泽不流百姓。”(《艺文类聚卷二十二》)
张悌:“曹操虽功盖中夏,威震四海;崇诈杖术,征伐无已!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
石勒:“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晋书·载记第五·石勒下》)
崔浩:“刘裕平逆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八·晋纪四十》)
习凿齿:“昔齐桓公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是以君子劳谦日昃,虑以下人,功高而居之以上,势尊而守之以卑。情近于物,故虽贵而人不厌其重;德洽群生,故业广而天下愈欣其庆。夫然,故能有其富贵,保其功业,隆显当时,传福百世,何骄矜之有哉!君子是以知曹操之不能遂兼天下者也。”(《汉晋春秋》)
李世民:对曹操用兵才能评价:“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资治通鉴/卷197》)“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观沈溺而不拯,视颠覆而不持,乖徇国之情,有无君之迹。既而三分肇庆,黄星之应久彰;卜主启期,真人之运斯属。其天意也,岂人事乎!”(《全唐文·卷十·祭魏太祖文》)
李世民:对曹操品德评价:“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贞观政要》)
刘知几:“贼杀母后,幽迫主上,罪百田常,祸千王莽。”(《史通?探赜篇》)
王安石:“青山为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麒麟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司马光:“知人善任,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与敌对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资治通鉴》)
元好问:“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论诗绝句》)
张溥:“究其(曹操)初,一名孝廉也……孟德奋跳,当涂大振,易汉而魏,虽附会曹参,难洗宗耻……孟德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兼草书亚崔、张,音乐比桓、蔡,围棋埒王、郭;复好养性,解方药。周公所谓多材多艺,孟德诚有之。使彼不称王谋篡,获与周旋,画讲武策,夜论经传;或登高赋诗,被之管弦。又观其射飞鸟,擒猛兽,殆可终身忘老,乃竟甘心作贼者,谓时不我容耳。汉末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其长;此两人不死,杀孟德有余。《述志》一令,似乎欺人,未尝不抽序心腹,慨当以慷也。”(《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魏武帝集题辞》)
陈祚明:“孟德天分甚高,因缘所至,成此功业。”
黄摩西:“魏武雄才大略,草创英雄中,亦当占上座;虽好用权谋,然从古英雄,岂有全不用权谋而成事者?”
曹腾(100年-159年),东汉宦官,为小黄门,迁至中常侍。桓帝即位,曹腾封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他的养子。
曹鼎 河闲相,曹腾之弟。
曹尝 吴郡太守。曹休祖父。
曹褒 颍川太守。曹仁祖父。
曹嵩(?-193年),曹操的父亲。东汉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出钱一亿万买官至太尉。曹操起兵后,避世于徐州,后因曹操曾数击陶谦,陶谦使轻骑杀曹嵩、曹德于郡界。
曹炽 侍中、长水校尉。子曹仁,曹纯。
曹德(?-193年)太尉曹嵩之子。曹操之弟。曹操起兵后,避世于徐州,曹操曾数击陶谦,陶谦使轻骑杀曹嵩、曹德于郡界。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有记载的活动期间约为189年-220年。初为奋武将军司马。建安十二年(207年)封邑2500户。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死后谥为忠侯,其七子二孙皆为关内侯。青龙元年(233年)入太祖庙庭,配享祭祀。其子夏侯楙娶曹操之女清河公主。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惇之族弟,其妻为为曹操原配夫人丁氏之妹,有记载的活动期间为189年-219年。初为别部司马、骑都尉。建安廿一年(216年)封邑800户。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建安廿四年(219年)死于与刘备、黄忠的争夺汉中的战役。死后谥为愍侯。正始四年(243年)在太祖庙庭,享祭祀。其子夏侯衡娶曹操弟海阳哀侯之女。
曹仁(168-223年):字子孝,太祖从弟,祖父曹褒曾任颖川太守,父亲曹炽曾任侍中、长水校尉。其有记载的活动期间为187年-223年。初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权。建安廿五年(220年)封邑3500户,封陈侯。文帝年间官至大将军。曹仁死后谥为忠侯。青龙元年(233年)入太祖庙庭,配享祭祀。
曹纯(170-210年):字子和,曹仁之弟,有记载的活动期间为196年后-210年。初为议郎。约建安十二年(207年)封邑300户,封高陵亭侯。曹纯死后谥为威侯。
曹洪(?-232年):字子廉,太祖从弟,伯父曹鼎曾为尚书令。其有记载的活动时间为189年-232年。初为鹰扬校尉。黄初年间,封邑2100户。官至骠骑将军,封乐城侯。死后谥为恭侯。正始四年(243年)在太祖庙庭,享祭祀。
曹休(?-228年):字文烈,太祖族子,其祖父曾为吴郡太守。有记载的活动时间约为188年-228年。十余岁时,父死,独与一家仆携母亲渡江至吴。曹操起兵,变更姓名,辗转荆州,以投奔曹操。初为虎豹骑宿卫。黄初七年(226年)封邑2500户。官至大司马,封长平侯。曹休死后谥为壮候。正始四年(243年)在太祖庙庭,享祭祀。
曹操正妻及侧室,据《魏志·后妃传》及《武文世王公传》,可考者有15位:
丁夫人,曹操的原配正室夫人,因曹昂之死而与曹操反目,曹操曾欲迎回而不可得。
武宣皇后,即卞氏,丁夫人被废后才扶正,生有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子。
刘夫人,曹操之妾,早年病亡,生有曹昂、曹铄两子,女儿清河公主。
环夫人,曹操之妾,生有三个儿子曹冲、曹据、曹宇。
杜夫人,曹操之妾。和前夫秦宜禄生有儿子秦朗。和曹操生有儿子曹林、曹衮,女儿金乡公主。
秦夫人,曹操之妾,生有曹玹、曹峻二子。
尹夫人,曹操之妾。和前夫何咸生有儿子何晏,和曹操生有曹矩一子。
王昭仪,曹操之妾,曹干生母早卒,曹操命其抚养。
孙姬,曹操之妾,生有曹上、曹彪、曹勤三子。
李姬,曹操之妾,生有曹乘、曹整、曹京三子。
周姬,曹操之妾,生有曹均一子。
刘姬,曹操之妾,生有曹棘一子。
宋姬,曹操之妾,生有曹徽一子。
赵姬,曹操之妾,生有曹茂一子。
陈妾,曹操之妾,生有曹干一子。
某氏,张济妻,张绣族叔之妻,曹操纳为妾室后,引张绣所恨。是否为以上诸姬中的一人 ,无考。
来莺儿,野史记载,东汉雒阳之名妓,后爱上曹操的侍卫王图。
据《魏志·文帝纪》、《任城陈萧王传》、《武文世王公传》,曹操的儿子有25位:
曹丕(187年 - 226年),卞皇后长子,220年称帝为魏文帝。
曹彰(? - 223年),卞皇后次子,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223年封任城王。
曹植(192年 - 232年),卞皇后三子,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从施展抱负。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 - 220年),卞皇后四子,早薨。
曹昂(? - 197年),刘夫人长子,庶出,但是由曹操原配丁氏抚养长大,年轻时曾举孝廉。因张绣反叛而死于战乱之中。被二弟曹丕追尊为丰悼公,后又追加尊为追悼王。
曹铄(? - ?),刘夫人次子,早薨。侄魏明帝曹叡后追封其为殇王。有子曹潜及孙曹偃,曹偃死后绝子嗣。
曹冲(195年 - 207年),环夫人长子,为著名神童,,13岁时便夭折而亡。
曹据(? - ?),环夫人次子,太和六年(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 - 278年),环夫人三子,太和六年(232年)封为燕王。
曹林(? - 256年),杜夫人长子,太和六年(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 - 235年),杜夫人次子,太和六年(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叡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
曹玹(? - ?),秦夫人长子,建安十六年(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 - 259年),秦夫人次子太和六年(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 - ?),尹夫人独子,早薨。
曹干(216年 - 261年),生母陈氏去世,由王夫人抚养,太和六年(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 - ?),孙姬长子,早薨。
曹彪(195年 - 251年),孙姬次子,太和六年(232年)封为楚王。嘉平三年(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泄,被赐死。
曹勤(? - ?),孙姬三子,早薨。
曹乘(? - ?),李姬长子,早薨。
曹整(? - 218年),李姬次子,建安廿二年(217年)封为郿侯。
曹京(? - ?),李姬三子,早薨。
曹均(? - 219年),周姬独子,建安廿二年(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 - ?),刘姬独子,早薨。
曹徽(? - 241年),宋姬独子,太和六年(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 - ?),赵姬独子,与曹操及曹丕不和,太和六年(232年)封为曲阳王。
曹操的女儿,可考证者6位,及其相关史书:
曹宪(? - ?),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皇后纪下》)
曹节(? - 260年),汉献帝皇后。(《后汉书·皇后纪下》、《后汉书·孝献帝纪》)
曹华(? - ?),汉献帝贵人。(《后汉书·皇后纪下》)
安阳公主(? - ?),名不详,为荀恽之妻。(《魏志·荀彧传》)
金乡公主(? - ?),名不详,尹夫人或杜夫人之女,何晏之妻。(《魏志·曹真传》引《魏末传》)
清河公主(? - ?),名不详,夏侯楙之妻。(《魏志·夏侯惇传》引《魏略》)
另《昭明文选》陆机《吊魏武文》李善注引《魏略》曰:太祖杜夫人生沛王豹及高城公主。未知高城公主与金乡公主是否一人。
曹安民,曹操之侄,因张绣反叛而死于战乱之中。
曹氏,曹操弟海阳哀侯(名不详)女,嫁夏侯衡
曹氏,曹操侄女,嫁孙匡
曹操的养子,可考证者3位:
曹真(?-231年):字子丹,太祖养子,其父曹邵为曹操招兵被人所杀。《魏略》中说其本姓秦,其父为掩护曹操,为追兵所杀,曹操收养真,改其姓为曹。有记载的活动时间189年-231年。初讲虎豹骑。太和三年(229年)封邑2900户。官至大司马,封邵陵侯。死后谥号为元侯。子曹爽
秦朗(?-?),曹操养子,曹叡的近臣。生父秦宜禄为张飞所杀。母为曹操之妾杜夫人。
何晏(195年?-249年),大将军何进孙,曹操的养子、女婿,三国时期玄学家。父何咸早亡,母为曹操之妾尹夫人。
曹霸:曹髦后人,唐玄宗时期画家,能文善画,官至左武卫将军,杜甫作有《丹青引》及《观曹将军画马图》二诗,表达对其画艺的赞叹。
曹雪芹:清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的作者。
《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中出类拔萃的长篇巨著。这部作品塑造了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他的性格具有丰富性和矛盾性。他既是一位旷世之英雄: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同时又是一位乱世之奸雄:而且曹操奸诈狡猾,自私残忍。曹操是奸雄与英雄的统一体,是“古今奸雄中的第一奇人”。罗贯中对曹操这一个矛盾形象的雕塑加深到一个非常具体的角色辨识,也较符合人性现实,摆脱了早期小说中人物形象性格的单一化,平面化的缺陷,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京剧里的曹操是以白脸的形象来表示他奸诈狡猾、诡计多端的反面人物,与黑脸包公或红脸关公呈现一个很大的对比。
日本漫画家王欣太漫画作品《苍天航路》以曹操为主角。
摘自百度百科
曹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曹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
曹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曹操曰:“汝休小觑我.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曹操曰:“吾祖宗世食汉禄,若不思报国,与禽兽何异?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间图之,为国除害耳.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曹操曰:“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吾之愿也.”
曹操曰:“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曹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
曹操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
曹操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 太祖(曹操)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曹操大笑曰:“吾不听汝也.”
曹操曰:“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髃英,孰逾于此?”
喜欢三国的人对曹操一定不陌生,可是曹操的一些故事和经历可能大家就不是这么清楚了,今天猎国网就详细的给大家详细介绍郭嘉有没有让曹操除掉司马懿?郭嘉需要背上曹魏灭亡的锅...
关键词 司马懿,曹操,郭嘉2020-05-14猎国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联系QQ:120095421
猎国网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联系QQ:120095421